这项大规模人群研究显示,在持续使用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至少五年后,即便排除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仍降低了47%。该研究纳入了以色列近4000名参与者,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具有相近的保护效果,而其他类型的降胆固醇药物未表现出类似益处。尽管结果令人鼓舞,研究人员仍谨慎表示,在推荐将他汀类药物专门用于防癌之前,还需开展更多研究。
他汀类药物与结直肠癌风险:患者需知
目录
引言:理解二者关联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常见癌症。研究开展时的2005年,预计全年新发病例约14.5万,死亡5.63万人。医学界一直在积极寻找有效的预防策略。尽管阿司匹林等抗炎药显示出一定潜力,但其潜在副作用可能限制其在防癌中的广泛应用。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胆固醇。除降脂作用外,研究人员发现这类药物可能还具有抗癌潜力。实验室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甚至诱导其程序性死亡(凋亡)。
此前针对心脏病的临床试验中,偶尔会报告癌症相关结局,但结果并不一致。一些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可能增加癌症风险,另一些则显示保护作用。不过这些试验并非专为研究癌症设计,统计效力不足,难以就他汀类药物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得出明确结论。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结直肠癌分子流行病学项目的一部分,是在以色列北部开展的一项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纳入1998年5月31日至2004年3月31日期间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并与精心匹配的非癌症对照组进行比较。
研究人员共确认了3181名符合条件的潜在结直肠癌患者。在排除无法联系或已去世者后,联系到2563人,最终2146人完成全部访谈流程,占符合条件者的67.5%,应答率较高。对照组由2162名匹配参与者组成,占受邀合格对照者的52.1%。
最终分析涵盖1953名结直肠癌患者和2015名对照者,组成1651对匹配组。对照者根据出生年份、性别、主要就诊诊所和种族(犹太裔/非犹太裔)与患者逐一匹配。所有参与者均通过以色列全民医保体系享有相似的医疗覆盖和服务。
研究人员通过详细面对面访谈收集了全面信息,包括:
- 详细用药史,特别关注持续五年以上的他汀类药物使用
- 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使用情况
- 个人及家族病史,含癌症史
- 通过验证过的食物频率问卷评估饮食习惯
- 使用标准化工具评估体育活动模式
- 人口统计学信息与生活方式因素
为确保准确性,研究团队对286名自报使用他汀类药物且可获取记录的参与者,将其自述与Clalit健康服务数据库中的处方记录进行核对。验证显示,与每年至少开具三次处方的记录相比,自述准确率高达96.5%。
主要发现:他汀类药物与癌症风险降低
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与对照参与者在他汀类药物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仅6.1%的癌症患者(1953人中的120人)报告使用他汀类药物五年或以上,而对照组这一比例为11.6%(2015人中的234人)。这一差异意味着他汀类药物使用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降低50%。
在调整年龄、性别、NSAID使用、种族、体育活动、高胆固醇血症、结直肠癌家族史和蔬菜摄入量等多种影响因素后,保护性关联依然显著。校正分析显示结直肠癌风险降低47%(比值比0.53;95%置信区间0.38–0.74)。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最常用的他汀类药物:
- 辛伐他汀(占他汀类药物使用的55.6%)显示风险降低51%(比值比0.49)
- 普伐他汀(占使用的41.5%)显示风险降低56%(比值比0.44)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降胆固醇药物未表现出相同保护效果。例如,纤维酸衍生物(如苯扎贝特)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无显著关联(比值比1.08;95%置信区间0.59–2.01)。
他汀类药物的保护作用在不同患者亚组中表现一致:
- 对结肠癌和直肠癌的保护效果相近
- 对有和无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均有效
- 在高胆固醇血症或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保护作用稳定
- 对炎症性肠病患者仍具显著保护效果
研究人员还考察了他汀类药物是否影响诊断时的癌症分期或肿瘤特征。发现与未使用者相比,使用者更可能在早期(I或II期)而非晚期(III或IV期)被诊断。使用者中低分化肿瘤比例有下降趋势(6.4% vs 未使用者8.6%),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性。
临床意义
本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显著降低结直肠癌风险。在考虑其他已知风险因素后,47%的相对风险降幅代表巨大的潜在保护效应。对于已为控胆固醇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这一发现提示可能存在心血管保护之外的重要额外益处。
保护作用仅见于他汀类药物而非其他降胆固醇药,表明其机制可能超越胆固醇降低本身。研究人员认为,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抗炎、抑制癌细胞生长和促进癌细胞凋亡等多途径发挥作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保护作用在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和炎症性肠病患者(均为已知高风险人群)中同样显著,提示他汀类药物或对高风险人群也具有防护潜力。
研究确认自述他汀类药物使用的准确性高(与处方记录验证率达96.5%),增强了结果的可信度。此外,参与偏倚分析显示研究参与者与拒绝参与者在用药习惯上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支持了结果的可靠性。
研究局限与注意事项
尽管本研究为他汀类药物使用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的保护性关联提供了有力证据,仍需注意其局限性。作为观察性研究而非随机对照试验,它能揭示关联却无法证实因果关系。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可能存在其他未测量的因素,影响了风险差异。
研究人群主要来自以色列北部,结果可能不直接适用于其他种族或地区。然而,他汀类药物的保护机制可能在人群中具有普适性。
处方记录仅从1998年起可用,因此此前的部分用药无法通过药房记录验证。但已有记录显示自述准确率高,表明回忆总体可靠。
研究人员已调整多种已知风险因素,但仍可能存在未测因素导致的残余混杂。例如,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可能整体健康意识更强或医疗条件更好,这可能部分解释其较低癌症风险。
最后,他汀类药物对普通人群的绝对风险降低可能有限。结直肠癌风险随年龄、家族史等因素变化,因此对高风险个体的潜在益处可能更大。
患者建议与后续措施
基于本研究,患者可考虑以下建议:
- 与您的医生讨论研究发现 – 若您已为控胆固醇服用他汀类药物,可在下次就诊时探讨这一潜在额外益处
- 勿为他汀类药物自行启用以防癌 – 本研究证据尚不足以支持在获批适应症外将他汀类药物专用于防癌
- 坚持接受癌症筛查 – 无论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都应遵循基于年龄和风险因素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
- 保持整体健康习惯 – 他汀类药物不能替代均衡饮食、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和避免吸烟的重要性
研究人员强调,尽管发现令人鼓舞,改变临床实践前仍需进一步研究。具体建议包括:
- 开展专门设计用于测试他汀类药物防癌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 深入研究他汀类药物保护作用的生物学机制
- 探索不同他汀类药物或剂量是否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
- 调查他汀类药物是否对其他癌症类型也有潜在益处
参与正在进行中的他汀类药物试验的患者应继续配合,这些研究可能为药物的癌症预防潜力提供更多洞见。
信息来源
原文标题:他汀类药物与结直肠癌风险
作者:珍妮·N·波因特(公共卫生硕士)、斯蒂芬·B·格鲁伯(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彼得·D·R·希金斯(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罗尼特·阿尔莫格(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约瑟夫·D·邦纳(理学硕士)、海迪·S·伦纳特(公共卫生硕士)、马塞洛·洛(公共卫生硕士)、乔尔·K·格林森(医学博士)和加德·伦纳特(医学博士、哲学博士)
出版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5年5月26日,第352卷,第21期,第2184–2192页
注:本文以患者友好方式呈现,基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同行评审研究,并完整保留了原始研究的所有关键发现、数据点和结论。